何不多一点市场化力量
国资委明确央企剥离非主业的宾馆酒店类资产时间及方式安排可谓一件大事,也契合国资委要求央企做强做大主业的愿景。但是,作为服务性行业的酒店业市场,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市场的力量,而非“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确实,作为此前央企的“三产”中的一项,几乎所有的央企集团都会拥有或多或少的宾馆酒店类资产,该部分资产经营方面的压力不大,很多都是依靠集团内营业收入维持经营。当然,也不否认,目前有部分央企集团的酒店业资产经营的较好,比如港中旅、华侨城等。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尚未进入商业酒店序列的各级党政机关、大型国企下属的宾馆、酒店、培训中心超过万家,其中大半处于亏损和濒临亏损状态。相关人士也指出,在一些省份,企业自建的宾馆、度假村等确实遍地开花,经营状况欠佳。
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集团旗下有200多家酒店、宾馆、疗养院,经济来源的一部分来自投资主体的补贴或内部规定,如出差和招待必须在自己的酒店。中石油旗下负责酒店资产管理的华油集团2009年酒店旅游业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7.98亿元,控亏9600万元,中石油计划2010年酒店业实现扭亏。
而随着国资委要求央企剥离非主业资产,做强做大主业的情况下,企业集团对非主业投资逐年减少,这些单位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继续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此时,国资委确定该类资产剥离时间表确实非常及时。
但是,我们在欣喜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一个问题,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的发展来看,市场已经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但为何就是无法产生全球知名的酒店集团?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由集团管理的饭店为80%,欧洲为50%,而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程度不到20%。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而从目前国资委确认的三种分离方式来看,主要还是以央企之间资产划拨的方式进行,这样的结果可能会造成一种类似“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从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并不利于该部分酒店类资产的盘活。作为服务性产业,市场更有话语权。毕竟,被剥离的酒店资产必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也会存在产权、负债及人员等各种复杂问题,央企之间相互“合并同类项”是否利于做强做大酒店业务值得商榷。
虽然此前如家在收编中国邮政酒店资产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市场化机制下总会有清晰的解决之道。
3~5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也不是很长,摆在国资委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诸多细节也需明确,不过我们相信,市场化规律自有它存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