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体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瓶体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北洋水师导演谈甲午战争退让牺牲更大《资讯》

发布时间:2020-11-04 11:56:07 阅读: 来源:瓶体厂家

《北洋水师》导演谈甲午战争:退让牺牲更大

资料图:新版电影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剧照

二十年前,一部电视剧《北洋水师》让很多观众熟悉了1894年黄海海面上弥漫的硝烟;二十年后的今天,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挟裹惨烈战史再现银幕——两部影视作品讲述同一段历史,导演和编剧也是同一人——冯小宁。在这位拍过《红河谷》、《举起手来》、《紫日》等一系列战争影片的导演看来,甲午之战,双方的胜负之道何在?历史遗留的问题何在?

体制·民主打垮了腐败

文史参考:二十年时间,两次拍摄关于甲午之战的影视作品,你看待这场战争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冯小宁:在拍《北洋水师》那个年代我研究史料,就很清楚地知道:甲午之败是必然的。从战略高度来讲,其实李鸿章和洋务运动的这些大臣们,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海权”的重要。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挨打,敌人都来自海上。发展海军的急迫性,就连慈禧太后也意识到了,所以她同意花重金买洋人的军舰,建立清朝自己的现代化海军。这个架子已经搭起来了,而且拥有了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实力,为什么甲午年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应该说,清王朝输在腐败的体制上,输在没有与时俱进。战略方向虽然对路,可发展海军是需要长期坚持推进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

文史参考:对,关于晚清的体制腐败导致落后挨打,史学界多有论述。北洋舰队军费匮乏、装备落后,在和日本开战之前,就有很多细节预示了落败的命运,可根本原因还在体制上。

冯小宁:因为晚清的体制就是独裁,慈禧太后一个人说了算,下面的大臣无论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得围着慈禧转。李鸿章是重视海军,希望推进改革,可是碰上慈禧要修颐和园,他能不同意吗?李鸿章要维持自己在朝廷的势力,必须要拉拢太后,要拍马屁。就算不是李鸿章,换了任何一个人在这种体制下,都得去挪用海军军费。相反,如果是在一个民主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下,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衡,就有可能避免少数人的专制之祸。

文史参考: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中国为什么输”,更需要思考“日本为什么赢”。

冯小宁: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无论天皇掌握多少权力,都还有立宪体制来形成制约。所以说,当国家命运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时,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同世界列强相抗衡的。还有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决心很强大,清朝备战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对日本人心理的判断失误,认为日本只是跟我们叫板,不敢真打——其实他们早就准备好开战了。

文史参考:现在有研究表明,在战前,日本海军的信心也不是很足。

冯小宁:是的,日本人在打仗之前也在盘算,万一打败了怎么办。我在电影里也讲到了,日本人说我们已经做好战败的准备,大不了就是退守本土,承受清朝的强大报复。实在顶不住的话,天皇甚至准备退到北海道,这个战争预案是有的,最后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反而大获全胜。对日本来说,他就是赌,你以为我不敢打,我偏要狠狠地打。李鸿章的观念就是日本人会收敛,可以通过美、英、俄列强来给日本施压,因为列强都要维护远东利益。错了,甲午战争的教训就是,退让将导致更大的牺牲。甲午之战造成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终于走上全面的军国主义道路,直到二战,我们用三千五百万人的生命保卫国土,这个教训不可以随便忘掉。

细节·运气偏爱日本人

文史参考:我们从技战术细节来探讨一下甲午战争,在你看来,武器装备的差距,对胜负的影响有多大?

冯小宁:这个影响很大,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火炮数量、射速和炮弹质量,都落后于日本很多。应该说双方参战官兵都非常英勇,作为军人来说都尽职尽责了,那么战场上的胜负就在毫厘之间,偏偏我们的“毫厘”差距太多。

文史参考:其实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的防护能力很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力的不足。

冯小宁:李鸿章当年买这两艘世界上第一流的战舰是对的,日军发射的炮弹近千发击中这两艘军舰,居然无一发穿透装甲。不过其他几艘被击沉的舰就不用提了,木质结构太多,这种东西两发燃烧弹打上去,自己就烧没了。

文史参考:交战双方的阵形排列也有问题。

冯小宁:日本的布阵确实优于清军,他们分成两个队打游击,等于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打仗,充分发挥了日本战舰快速机动的优势,造成北洋舰队腹背受敌。你看吉野带着秋津洲,浪速带着高千穗,这四艘军舰总是集中火力打击北洋舰队的某一条船,实际上就是中国兵法理论中讲的,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打法。

而北洋舰队排出了雁行阵,一艘强舰带一艘弱舰,平行冲击。这个布阵思路本身没错,世界海战史上曾经多次成功过,问题在于舰速——我们的主力舰在正中间,速度很快,两翼的弱舰却是低速舰,往前一冲就成了人字形,原来设想的主力舰和弱舰互相掩护的作用没有了,导致日本人首先就用他们最强的舰包围歼灭我方弱舰。

文史参考:但是在战场上,总有很多偶然因素在发挥作用,甲午年清日双方的运气怎么样?

冯小宁:装备和战术都是前提,再往下发展,我认为只能说是“天命”了。比如当年没有无线电,只有信号旗这一种联系方式,偏偏刚开战北洋舰队指挥舰定远的信号旗就被打掉了,整个舰队失去统一指挥,五个小时就是乱打一气,没有情报了。

打到后来其实还有几次机会,一度有三艘日本弱舰落在主力舰后头,掉进清军阵中。这三艘日本弱舰,比睿和赤城都是早年的老式军舰,西京丸干脆就是个商船改装的,几百吨的排水量,哪怕撞一下都沉了。双方距离最近时候也就一百多米,来远号上的官兵已经拿着步枪准备跳上敌船俘虏对方了,这么近的距离居然没有击沉日舰,很可惜。

文史参考:这是机会把握的问题,还是战斗灵活性的问题?

冯小宁:清军的主动性差,结果就很倒霉。最后西京丸已经没有炮弹了,就一个空船停在海面上,这时候北洋舰队的鱼雷艇靠近它,连发三颗鱼雷,居然一发都没有命中。拍电影时候我们考证过,当时鱼雷发射管在艇身一侧,要横着射击,海浪中艇身倾斜角度过大,导致鱼雷入水过深,从日本船底下过去了。看到这里你能不扼腕长叹吗?我说这就是命,天命该清朝灭亡。

反思·国民心态不团结

文史参考:甲午战争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日本获得了清政府割让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还有大笔战争赔款。清朝国库空虚,政局动荡,才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到民国替代了清王朝。而日本人从此坚信,发展军事可以强国——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一场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冯小宁:所以我们治病要治根,从甲午战争这个病历上看,我们的民族病根在哪里?我在影片里讲到,在和日本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居然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在参与,中国南方大量的部队和军事装备,甚至还有十几艘军舰都没有参战。皇帝下了几道诏书叫他们帮忙把日本打回去,居然没人动,完全不听中央调令。一个国家如此腐败,军令如此无效,至少一半军事力量没动,国家居然就投降了,这算怎么回事!

文史参考:历朝历代,割据一方的军阀通常都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只求保全自身实力。

冯小宁:是的,这就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这次在电影海报上,我就写了几个大字:“退让丧权,腐败亡国。”二十年前在《北洋水师》里我就提出问题:我们每一个国民,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中国人真的团结起来,把国家的主权当作自己的利益,如果日本、菲律宾、越南这些周边国家都意识到中国人的团结,他们还敢挑衅吗?近代到现在,中国的海权一直在遭受侵犯,正是因为周边国家准确判定了中国民众的不团结心态。

文史参考:这是你试图用电影让国民反思的问题?

冯小宁:对,我们不应该为甲午战争自责和反思吗?有人说冯小宁你一个导演能干什么?我尽我的匹夫之责,我拍了很多抗日题材的作品,越拍我越觉得,我们要向日本这个民族学习——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日本的民族凝聚力,就体现在每个人自觉地站到民族利益一边,注意是自觉,不是被迫的。中国国歌里唱的是“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是人家屠刀杀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才奋起反抗,但是日本呢?

我拍了这么多抗日的片子,很多人说你还敢到日本去吗?我到日本去横着走,日本人照样对我毕恭毕敬,因为他认为你是条汉子。我一直说,日本是个菊与刀的民族,这个民族最瞧不起的是懦夫,最敬佩的是英雄。影片中我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行为,日本人很佩服,后来侵华战争时占领广州,日本军队奉命不许进入邓世昌祠,为什么?他们认为,邓世昌是军神,不可亵渎。研究历史懂得了这一点,你就知道,对日本不可以软弱。

民族·邻居手握菊与刀

文史参考:想请导演分析一下影片里夏雨演的这个角色——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在电视剧《北洋水师》里这个角色是陈道明饰演的。在中国电影里塑造日本人形象,你的思路是怎样的?

冯小宁:大家看完以后就会发现,就像《北洋水师》一样,我们根本没有妖魔化日本人。相反,我觉得是冷静地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回望日本在军国主义刚刚萌芽时候的疯狂状态。日本的地缘特色,决定了大和民族血液里的侵略性。我个人有很多日本朋友,我也非常欣赏日本文化,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日本民族的特性——我们这个邻居,太爱侵略了。为了中国的土地上不再燃起战火,我想用电影提醒日本朋友,坚持走和平之路。

回到你的问题,伊东祐亨这个角色正是为此而设置。你知道当年北洋水师很多舰长都曾留学西方,有些人和日本海军军官都是同学关系,彼此私交是很好的。甲午战争到尾声的时候,日本人给北洋舰队送来劝降信,里头就写道:回想当年友谊,备感温馨……中日之战是国家之战,非你我私仇也,中国之败是因为朝政腐败……最后日本人就劝道,同学们投降吧,你们不要死掉,我们保证你们可以在日本好好生活、学习,等到你们国家这种腐败的体制崩溃之后,再回去用你们的才华报效国家,胜过做无谓的牺牲。

大意是这样,这封劝降信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电影里我让演员照念原文,有很多感人之处。你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对事实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他们很了解对手,很务实。

文史参考:你觉得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吗?

冯小宁:我没有主义,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应该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这不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以自我民族为中心,然后才考虑别的民族。我认为每个民族都应当互敬互爱,采取和平方式交往。如果一方用武力去侵犯另一方的利益,那就必然发生悲剧。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甘愿受人欺侮的。我想对每一个中国人讲,你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信仰,但是哪一个人可以辱没自己的祖先?如果我们丢掉了祖先传承下来的领土,比如钓鱼岛,比如南沙群岛,那就等于在刨自家的祖坟。

文史参考:在历史的语境里再谈甲午,日本到底赢了什么?

冯小宁:一八九四年这场仗,日本是赢了。但是把眼光拉长到整个二战的历史,日本为军国主义路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损失更大,所以战争是没有赢家的。在和平年代为什么还要铭记战争?我给自己的座右铭是:上不辱祖先,下不误后代。《甲午大海战》的历史顾问是年近九旬的戚其章老先生,我把剧本给他,他看完之后的原话是:这是我一生中,看到写甲午战争最好的剧本。

Android翻墙回国软件

谷歌Chrome回国vpn下载

苹果电脑翻墙软件

iOS翻墙回国软件